摘要:本文通过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探讨校企合作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必须探索出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学校特点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企业应结合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职业院校联合制定培养计划,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学员参与技术攻关。
校企合作是中职院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应符合以下原则:一、为企业服务原则 职业院校以为企业服务为原则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校应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用人标准、技能需求进而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并积极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二、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三、校企互动原则 学校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习,学习新工艺、了解新设备,培养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兼备的“双师型”人才。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公司拥有员工2000余人,现有装置年生产能力为总氨80万吨、尿素100万吨、甲醇30万吨、双氧水18万吨、复合肥10万吨、碳酸氢铵10万吨;是中国氮肥五十强、中国化工五百强和安徽省百强企业行列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历年来该企业招工困难,新招工人素质较低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认为员工的职业素养有三方面构成:身体素质、职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企业对毕业生的一个重要要求是技能与企业工作零距离对接,即新招毕业生到岗后不必再由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及实习,可直接融入生产体系,为企业创造利润或价值。若新员工不具备以上三种职业素养,则企业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工人的素质,但苦于自身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它们需要与职业学校合作,达到职工培训的目的。
安徽化工学校系安徽省教育厅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是安徽省唯一一所化工类中等专业学校,素有“安徽化工黄埔军校”的美誉。现开设有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机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精细化工等15个专业。拥有化学分析、化学工艺、能源环保、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计算中心、机械加工中心等六个实训基地,一个化工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和一个通用工种技能鉴定站,可以面向社会开展十几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公司与安徽化工学校经过数年合作,不断摸索与改革校企合作模式,逐渐形成一套“技能需求、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实习应用”的学用结合教学模式。
一、按企业技能需求制定专业 以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对应的知识、素质、能力、技能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专业。在专业设置上,突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力求满足企业实际需要。根据专业制定班级,以班级教学。例如2010级新生,分化工工艺、电气仪表、化工机械三个专业,每一专业设一至两个班级,每一班级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
二、按企业技能需求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以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践-学习-实践"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从“岗位-能力-知识-课程”出发,确定课程的教学模块。例如企业对化工总控工的技能要求如下:
1、具有分析和选择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和选定工艺操作条件的能力;
2、掌握化工设备原理与使用维护技能;
3、熟悉化工生产操作,具有现代化工生产操作的初步技能;
4、具有化工生产中机电、仪表的操作技能;
5、具有通过分析检验评定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检查工艺过程是否正常进行的能力;
6、掌握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7、具有工艺计算、正确处理实验和生产数据、绘制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图、看懂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图的能力;
8、具有在车间和工段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
根据企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制定本专业的教学分为化学基础、化工单元操作与仿真、化工分析、化工设备与仪表、化工工艺、化工安全技术六个模块。并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1、专业教学的主要课程有:
化学基础、化工识图、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化工工艺学、化工分析、化工设备使用与防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工业电器与自动化等。
2、专业实训环节有:
无机、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技术训练、化工分析实验技术与训练、化工制图与识图训练、化工过程单元操作训练、化工过程计算机仿真操作训练、化工总控工培训等。
3、专业技能证书考核:
化工总控工或化工操作工(中级),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一级以上)。
三、根据企业技能需求制定教学方案 学生通过实习实践对本专业在车间和工段所从事的技术工作有了初步了解。根据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此教学方案有如下特点:
1、思维性 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在独立或合作的情况下解答问题,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来源于教材内容;(2)、来源于在实习实践中遇到的疑问;(3)、来源于行业新闻。
2、层次性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有梯度,根据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知识体系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3、趣味性 例如行业新闻报道了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可以引导学生去探讨:该企业化工工艺流程是什么;设计或操作有什么错误之处;安全管理有什么漏洞;怎么改进可以避免安全事故。对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都乐于思考、积极发表个人的看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进而学习课程知识、掌握技能。
四、学用结合 学用结合即产学结合, 实施产学融入模式,学生在完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接受实践训练,有利于工学结合教学计划的实施。企业从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中招工,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招收具有双重身份的学员,即“一”元是学生,另“一”元是企业未来工人。完成招工后,7、8月先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熟悉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以及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9月份开始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寒假再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本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实训技能。
校企合作是教育适应经济,为经济服务的具体体现。校企合作下的学用结合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此种学用结合教学学模式,为企业节约了培训成本,为企业输送了专业技能过硬的员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其次此种学用结合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处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可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最后此种学用结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学校的课程改革,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促进学校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能及时有效科学地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提高学校的市场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泽寰:深度推进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陈义门:论校企合作模式
(3)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