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联系方式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修正案)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
 山东高密市加强职教平台建设...
 院领导到我院选派“第一书记...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联系方式
 淄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修正案)

您的位置: 首 页 > 研究交流 > 正文

STEAM教育视域下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然、实然与必然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12-14 09:37:40 人气:

李甦郑晴

文章来源:《成人教育》2023年第12期。李甦,郑晴. STEAM教育视域下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然、实然与必然[J].成人教育, 2023, 43 (12): 82-85.

作者简介:李甦(1963—),男,昆明人,云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应用、成人教育;郑晴(1997—),女,陕西商洛人,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STEAM教育。

摘要:在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持续加大政策供给,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校企合作深度有待提升、课程建设囿于学科壁垒、创新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现实困境。具有多元主体、跨学科、“做中学”等本质特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价值的STEAM教育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在STEAM视域下提出了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促进跨学科课程发展、建立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必然之路,以破解人才培养面临的实然之困,着力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STEAM教育;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随着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强调,“职业教育应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职业教育应“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可见,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正朝着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方向推进。

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应对质量强国战略的现实需求,是推动高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举措,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STEAM教育契合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能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一、STEAM教育视域下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应然之思

1.本质内涵:STEAM教育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相契合

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诉求。如何培养社会和企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多维、技能精进、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须回答的问题。为应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STEAM教育在美国应运而生。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五门学科首字母的缩写,但STEAM教育并非五门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真实情境将跨学科内容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教育模式。STEAM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用跨学科整合的方式拓宽了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强调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具有多元主体、跨学科、“做中学”等本质特征,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价值的STEAM教育,与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高度一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是未来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能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理念先行的路径指引。

2.内在联系:STEAM教育与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思路一致

STEAM教育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教育创新,与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相契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元共治是职业教育的治理机制,最大程度凝聚多方资源、发挥育人协同效应,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这与STEAM的跨学科融合思路不谋而同。STEAM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跨学科性,它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提升创新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具身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单一学科背景难以应对智能时代的技术创新需求,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STEAM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立足实际问题,遵循“做中学”的理念,鼓励学生以跨学科融合的方式认识世界,高职教育尤为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运用于产业实践中,STEAM教育的“做中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STEAM教育理念与高职院校的治理机制、培养目标和育人理念高度契合,能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现实意蕴:STEAM教育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现实依据

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教育理念,美国将STEAM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鼓励高科技企业直接参与STEAM教育,为高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培训,将其作为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这也是美国的国家竞争力长期名列世界前茅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STEAM教育实践与探索,证实了STEAM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及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诸多优势。2016年,我国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积极探索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得推进STEAM教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政策主张。随着STEAM教育在我国的本土化探索,国内诸多学者的研究涵盖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评价指标等方面。当前,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的上千所中小学开设了STEAM教育的相关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的界限,掌握跨学科知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高等院校也进行了STEAM教育的多种尝试,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但STEAM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在STEAM教育视域下积极探析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实然之困

1.掠影浮光:校企合作深度有待提升

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赋予了高职教育新使命,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保障。但当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不少仍停滞于理念层面,双方缺乏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合作形式单一,多元协作、内外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健全。主要体现在企业更为注重经济效益,主要负责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和实习岗位,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师培养、评价考核等关键环节的参与度不够,缺乏育人层面的关注。此外,现有人才培养平台的功能布局也有待优化,急需具有先进育人理念和能够汇聚各方优质资源的人才培养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有效支撑。

2.一仍旧贯:课程建设囿于学科壁垒

在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24个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类。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沿用分科教学的主流教学模式,大多以标准化的单项技术培养为主,在专业课程之外简单增设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训练课程,学科间未能实现融合发展,导致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虽然部分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但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岗位需求匹配度和技能标准关联度不足,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此外,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游离于创新创业教育之外,缺乏配套的创新创业课程,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

3.绠短汲深:创新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理实相通,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石,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在现有专业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等因素影响下,多数教师长期仅关注本学科领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知识储备和思想观念未能与时俱进,对学生的培养也相应地囿于学科壁垒,知识经验的多样性被淡化,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匮乏。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后经过短期职前培训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企业实践工作背景,前沿技术和生产经验无法引入教学,与我国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创新型人才特征相悖。此外,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展缓慢,专业的“双创”师资较为薄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共同组成的团队等较为稀少,无法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聚集,从而导致科研创新成果落地和转化缓慢,呈现出“多而不精”“华而不实”的样态,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

三、STEAM教育视域下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之路

1.多元主体: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高职教育应争取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多方资源,充分彰显STEAM教育多元主体的本质内涵。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政策法规落地,以制度规约的形式明确各方主体的权责分工、利益分配,均衡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充分发挥政府管控全局的引导力。行业是服务于企业的上位组织,对企业具有引领、协调、咨询的功能,系统负责区域产业链人才需求调研、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评定等。企业应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依托学校科研团队实现技术突破,攻克企业难题。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对标企业岗位需求,提供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校企合作方面,应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模式建构等,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汇聚。此外,高职院校要根据当地产业链布局,因地制宜,将企业需求与未来发展融入课程教学。在合作形式上,不仅可以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还可以在就业创业、文化传承、技术革新方面通力合作。在合作平台上,依托“双创”人才培养平台将企业需求与校内资源对接,实现信息公开、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发挥校企合作的共享效应,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最终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引领、企业支持、学校实施”的共筑共育、共管共担的工作格局。

2.兼收并蓄:促进跨学科课程建设

STEAM教育强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灵活把握教学目标,科学整合跨学科资源,避免课程资源“孤立化”和“学科化”,为课程资源建设提供新视角。高职院校可以遵循STEAM教育理念将基础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内容模块化,使不同模块具有独立的逻辑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同类模块内容的联系。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应贴合时代发展动向,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与时俱进。在课程建设上,注重产教一体化,搭建STEAM实训平台,依托企业的真实项目和案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引导学生深度参与项目开展的全过程。在课程实施方面,企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工程场景接触前沿技术,帮助学生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难题。学校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项目进展,为学生的发明创作提供理论支持。鼓励学生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探索,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在已有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开发配套的创新创业课程,加强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纳入创新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不断挖掘创新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途径,使学生能够进行系统完整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增强创新创业体验。由此拓宽学科视野与格局,实现不同学科的适度兼容,破除知识本位弊端,有效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实现理论、技术、竞赛、应用的协同推进。

3.博采众长:建立创新型师资队伍

STEAM教育需要不同教师共同配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支持服务。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快高水平创新型师资引进,开设博士工作站、大师工作室,聘请行业领军人才、优秀企业家及具有丰富创新创业教学经验的教师,依托高学历人才及学科带头人抢占人才高地。组建跨行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及科研创新导师团队,多途径吸纳青年高技能创新人才,为创新教育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在教师创新性发展方面,通过企业设立实践工作站,让学校教师扎根生产实践,把握生产动态,熟悉生产模式,体验企业文化,强化实践技能,从而将前沿生产技术和知识经验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此外,教师还应主动参与创新技能培训,关注跨学科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创新教育技能。最后,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成立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中心,破解企业技术难题,将最新的科研创新成果赋能企业生产,真正实现“创新”和“创造”的有机融通。改革科研创新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确保科研创新成果质量,着力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率,打造“专创融合、科研引领”的创新教育师资团队。

在STEAM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教育同高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效解决人才供需矛盾,促进地方经济长足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型人才支撑,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困境及创新路径[J].周桐;刘宇;伍小兵;李同同;林涛.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09)

[2]“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提升策略[J].潘锡泉;郭福春.教育与职业,2022(18)

[3]我国STEAM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路向——基于文本聚类的文献计量分析[J].宋乃庆;刘燕玉;高鑫.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04)

[4]STEAM教育理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张翼飞;于崧;苗兴芬;郑雯;蒋雨洲.教育教学论坛,2022(13)

[5]“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雍莉莉.教育与职业,2022(03)

[6]职业教育:政行企校合作治理的结构分析与改进对策[J].张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6)

[7]跨学科视野下“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基于美国STEAM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J].赵慧臣;周昱希;李彦奇;刘亚同;文洁.远程教育杂志,2017(01)

[8]“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运动的本质反思与实践问题——对话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Nashon教授[J].李雁冰.全球教育展望,2014(11)

本文网址:

联系电话:0533-2348525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新区联通路西首  邮编:255314 
版权所有:淄博职业教育集团

Baidu
map